大家應該蠻常在日劇或小說漫畫裡看到這種橋段吧。由於這樣「高考組(キャリア/career)」與「非高考組(ノンキャリア/non-career) 」之間的心結,非常便於製造衝突或同仇敵愾的氣氛,所以在警察小說、警探推理劇之中,總是不免會來演一段兩派人馬嫌來嫌去。
不過,你知道他們究竟是在嫌對方的哪裡嗎?
「高考組」的原文「キャリア」雖然是來自英文的「career」,不過其實是所謂「和製英語」,詞義跟英文的「職業、事業」完全不同,指的是「通過國家公務員綜合職考試而錄取的國家公務員」。這個「國家公務員綜合職考試」相當於台灣的公務人員高等考試的三級以上考試,需要大學以上學歷的資格才能報考。而利用這「國家公務員綜合職考試」來錄取、培訓國家公務員高級幹部的制度,又被稱為「キャリアシステム(career system。仍然是和製英語,以下稱為『高考制度』)」。
高考也不是僅限於任用警察幹部而已,是適用於政府各機關部門的制度,並且因為個別部門屬性不同,雖然都是通過同樣的考試,但日後的升遷待遇又會因部門有個別差異。而共通的則是「錄取人數都不多」,要通過這考試成為公務人員是很不容易的。
這也是戲劇裡「高考組」與「非高考組」心結的最主要依據――每年通過地方公務員考試錄取,學歷在大專以上的警官約有 1000 人,但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被錄取的警官,每年只有不到 15 人。
超難考。高考組其實真的很了不起。
而且報考者往往是來自日本各地的菁英,實際上錄取者也大都是東京大學畢業。所以在戲劇裡才會常常賦予「高考組」那種「公認或自認是菁英中的菁英」之刻板印象。
又因為在職務之外,日本警察還有巡查、警部等階級之分,使得高考制度造成的影響更為明顯。通過高考任用的警官初任階級就是「警部補」,初任階級是「巡查」或「巡查部長」的非高考組若想要升遷至警部補,則至少要花上三到八年的時間。所以若是同樣年紀,高考組的階級通常都會比非高考組來得高,而非高考組一直到退休,也頂多只能晉升到警視長,不可能成為警視監乃至警視總監(參見下圖)
但話說回來,升遷快是一回事,畢竟高考組是被任用來做「組織幹部」,比起在現場偵察辦案的經驗,他們被要求的是管理與整合人事的能力。戲劇小說裡常見到的那些「身在現場的高考組」在現實世界裡,其實都是在「研修」,通常每半年就會被調單位,研修期滿就會被召回警察廳成為管理人員或儲備幹部,幾乎沒機會在現場參與辦案,更別說逮捕犯人了。
因為根本不會在一個現場單位待太久,而且在現場與階級相同(但通常年資較長)的非高考組相比,通常也較缺乏實務經驗,所以才會延伸出「高考組在現場不受歡迎」乃至「站在這只是礙事」的刻板印象。
然而如果套用一般公司的架構來看,由非高考組構成的「組織基層」,其實是負責業務、製造、銷售等面對客戶、滿足需求的前線部門;而高考組這些「組織幹部」,就像是負責管理、經營的支援部門,兩邊是各有所長也各司其職,不需要去比高低的。
可是要真的不去比高低,小說跟連續劇就少了個哏可以寫,主角配角好長官大魔王們就沒辦法分派系嫌來嫌去⋯⋯所以就只好一直比下去嚕。
對於「高考組」有興趣的話,(雖然是老片了)可以參考『大搜查線』系列裡由中山裕介(ユースケ・サンタマリア)飾演的「真下正義」。真下應該可說是在虛構日本警察界(?)裡,數一數二成功揉合了現實與戲劇效果的高考組⋯⋯至於最脫離現實的,應該是杉下右京吧(汗)